□ 吳 江
   據《第一財經日報》報道,記者請幾家房地產企業交流市場形勢,詢問他們對於新一屆政府在簡政放權方面一系列舉措的看法。有人認為,軟環境改善感覺不明顯;有人認為,官員吃拿卡要確實少了,但不辦事的多了,過去“公關公關”就能辦成的事,現在就是拖。官員沒了好抗癌食物第一名處,也沒了動力。
   平心而論,正如調動員工的積極性需要有激勵機制,獎金髮少了,員工的積極性必然受影響,績效的下降更是在所難免。在這一點上,官員的積極性,當然也不會例外,指望官員的既得利益受損,卻還能維持原有的辦事動力,顯然也有違人之常情。從這個角度來看,既然員工可以“拿多少錢乾多少活”貸款,到了官員那頭,“吃拿卡要少了”,事兒能不辦就不辦,該辦的事兒也想方設法推延拖拉,也未嘗不是可以理解的情緒。
   不過,要想馬兒跑,固然不能不讓馬兒吃草。但“吃拿卡要少了,不辦事兒的多了”,顯然不能因此便天經地義。不難看出,所謂官員沒了好處,便沒了動力,其潛臺詞其實仍然是將“吃拿卡要”的好處視作理所應當,至於房屋貸款“不辦事”,與其說是偷懶,毋寧說是對“簡政放權”的抵觸,對其“既得利益”受損的公開抗議罷了。
   的確,長期養成的習慣,想要一夜之間改變,其難度自然可想而知。“吃拿卡要”慣了,習慣於辦事前接受打點和好處,忽然之間辦事兒啥好處都撈不著,的確也難以適應。只不過,這顯然不能成為“吃拿卡要少了”便“不辦事兒”的理由。某種程度上,以“吃拿卡要”作為“鼎曜製冰機辦事兒”的前提,本質上已是權力尋租與貪腐行為,對於這一現象的治理,當然不宜手軟,但假如治理的結果,竟然是“吃拿卡要少了,不辦事兒的多了”,顯然是治標未治本。權力非但沒有得到有效的約束,反而仍然在以“不辦事”的方式彰顯其恣意與威力。這不僅昭示著過去的“辦事兒”無不是“吃拿卡要”的尋租結果,而相比“吃拿卡要”,“不辦事”非但不是權力尋租的收斂,甚至是變相的升級,想要成功“公關”官員手中的權力,恐怕不得不想方設法升級出更高明的討好與賄賂手段才行。
   從這個意義上說,“吃拿卡要的少了”,但票貼真正意義上對於官員的權力約束機制,其實還遠未兌現。某種程度上,唯有改變“辦個事兒”必須“求官員”的尷尬局面,唯有將官員的權力限制在嚴格的公共服務辦事流程之中,將“照章辦事兒”納入公共服務的自然流程,不僅“吃拿卡要”難逃問責,“不辦事兒”更將烏紗難保。到了那個時候,對於權力的制約,才能真正生效,而不是“摁下葫蘆浮起瓢”。  (原標題:摁下“吃拿卡要”的葫蘆為何浮起“不辦事”的瓢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nu57nuzps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